INTA: Inta Bina: 成本效益驱动业绩超预期,多元业务蓄势待发






Inta Bina: 成本效益驱动业绩超预期,多元业务蓄势待发


INTA: Inta Bina: 成本效益驱动业绩超预期,多元业务蓄势待发

投行 RHB
TP (目标价) RM0.81 (+93.0%)
Last Traded (最后交易价) RM0.42
投行建议 BUY

业绩表现超出预期

投行RHB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建筑公司Inta Bina (INTA MK) 2025财年上半年表现强劲,核心盈利同比增长21%至1850万马币,营收亦增长22%至3.807亿马币。公司毛利率从2024财年上半年的10.4%显著回升至11.2%,主要得益于利润率更高的房地产开发业务在总盈利贡献中占比从去年同期的5.3%大幅提升至34%。这一转变凸显了公司在成本控制和优化业务组合方面的有效策略。

订单充裕,多元业务驱动增长

Inta Bina的未来增长潜力巨大,截至2025财年至今已获得约8.65亿马币的新合同,预计2026财年订单补充目标为11亿马币。凭借约45亿马币的投标总额及25%的预期中标率,公司未完成订单总额已达到约19亿马币,为未来18至24个月的盈利提供了强劲可见度。此外,公司成功进军房地产开发领域,其首个项目Senuri Residence(总发展价值2.05亿马币)在2023年10月推出后,市场单位实现100%的认购率。未来两年,公司还计划在Bukit Jelutong和Glenmarie推出两个总发展价值约5亿马币的房地产项目。

在业务多元化方面,Inta Bina通过“Canny Lift”品牌进入了电梯和自动扶梯市场,不仅受益于建筑需求增长,还通过提供维护服务获得了经常性收入,进一步增强了盈利结构的稳定性。报告预计,公司2024-2027财年三年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将达到16.9%。

财务稳健与前景展望

Inta Bina的财务状况保持稳健,自2017财年以来(除2022财年外)一直保持净现金头寸。公司预计在2025至2027财年期间,平均股本回报率(ROAE)将达到18%至20%,高于同业水平,这为投行对其建筑业务给予11.5倍市盈率估值提供了合理支撑。RHB对Inta Bina维持“买入”评级,并将目标价设定为0.81马币,这意味着相比最新交易价0.42马币,有高达93%的潜在上涨空间。报告还指出,公司在ESG(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表现出色,已投资8480万马币用于绿色认证材料,并显著减少建筑废弃物,其ESG评分为3.1。

主要风险提示

尽管前景乐观,但报告亦提示了潜在风险,包括未能及时获得新合同、建筑成本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对外国劳工的依赖以及关键管理层流失等。投资者应关注这些因素可能对公司未来业绩造成的影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