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I: Malaysian Pacific Industries (MPI MK): 收购强化增长潜力,目标价上调至RM35并维持‘买入’评级
投行 | RHB |
---|---|
TP (目标价) | RM35 (+22.6%) |
Last Traded (最后交易价) | RM28.50 |
投行建议 |
RHB投行研究报告指出,马来西亚太平洋工业(MPI)通过战略性收购英飞凌科技(泰国)子公司(IFTH)以7790万美元的价格,有望在长期内增强其半导体后端制造实力、深化与英飞凌的战略合作并实现区域多元化。尽管短期影响中性,但此次收购被视为中长期利好,将推动公司成本效益提升并优化业绩展望。鉴于此,RHB将MPI的目标价上调至RM35,并维持“买入”评级。
业绩回顾与收购亮点
MPI此次收购英飞凌科技(泰国)被认为是其重要的战略举措。IFTH专注于半导体组装和测试,产品涵盖存储器、微控制器、通信、混合信号及模拟、系统级芯片技术等。IFTH先进的存储器测试系统将显著提升半导体和存储芯片的测试成本效益。报告指出,尽管IFTH在2024财年(9月)因外汇影响录得净亏损760万林吉特,但其高达4.707亿林吉特的净资产和0.7倍的市净率估值被认为是合理的,尤其考虑到新建类似设施可能耗时更长且成本更高。
战略影响与前景展望
RHB投行认为,此次收购对MPI具有多重中长期积极影响。首先,它使MPI能够接管IFTH在泰国的后端生产基地,从而实现制造足迹的多元化。其次,通过技术转移和规模效益,将促进与英飞凌更紧密的合作与潜在的长期协同效应。第三,鉴于英飞凌集团是MPI的现有客户,此次收购还将增强客户粘性。
尽管该交易目前对财务影响有限,但在中期整合后有望实现盈利增长。交易预计在2026财年第四季度完成,且无需股东批准。
投行评级与风险
RHB将MPI的目标价从之前的RM30.50上调至RM35,较上次交易价RM28.50有22.6%的潜在上行空间。目标价上调是基于将估值基础年度推迟至2026日历年,并维持30倍市盈率(较5年平均值高出1.5个标准差)。此外,MPI的3.1 ESG评分(高于3.0的行业中位数)也获得了2%的ESG溢价。
报告同时提示了潜在的下行风险,包括订单增长不及预期、主要客户流失、技术过时以及不利的汇率波动。然而,鉴于其战略扩张和成本效益提升,RHB仍维持对MPI的“买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