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报…
MBSB
研究部
Inari Amertron Berhad
(0166 | (INRI MK) 主板 | 科技)
Inari Amertron Berhad 在光电业务中愈发根深蒂固
维持中性
目标价维持不变: RM2.13
目标价维持不变: RM2.13
发展与观点
- 继 Amertron 之后的又一次战略性收购?我们维持对 Inari 的中性 (Neutral) 推荐,目标价维持在 RM2.13 不变。这是在该集团宣布联合收购 Lumiled 之后。我们积极看待此项发展,因为它将为集团带来更大型的多国生产设施,并有能力服务更广泛的全球客户群。然而,由于目前缺乏关于 Lumiled 未来扭亏为盈计划的信息,我们无法全面了解其潜在的盈利增长。这将取决于 Inari 及其合作伙伴 Sanan 能够多快地让 Lumiled 扭亏为盈。话虽如此,这次收购让人回想起 Inari 在2013年通过收购位于菲律宾的 Amertron Inc (Global) Ltd 进入光电领域的举措。
- 联合收购 Lumiled。Inari 和 Sanan Optoelectronics (Sanan) 签订了一份购股协议,将联合收购 Lumileds International 的全部股份,后者在中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拥有生产基地,总企业价值为2.39亿美元或10.277亿令吉,将以现金全额支付。该金额尚未根据净债务和净营运资本进行调整。一个特殊目的公司将在香港成立,由 Sanan (74.5%) 和 Inari (25.5%) 共同拥有。
- 此外,Inari 和 Sanan 已同意为营运资本目的向该特殊目的公司进一步注入约4100万美元或1.763亿令吉。这将使拟议联合收购和预估营运资本的总投资支出达到2.8亿美元或12亿令吉。总而言之,Inari 的总投资支出将达到3.07亿令吉,其中2.621亿令吉为购买价格,其余4490万令吉为预估营运资本。
- Lumileds International 的核心业务涉及为汽车照明、相机闪光灯和专业照明终端市场开发、制造和销售LED产品及解决方案。在汽车领域,它服务于许多全球汽车照明制造商,并拥有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在相机闪光灯领域,它主要为手机闪光灯应用提供LED模块。在专业照明领域,Lumileds International 的产品以高光效和高显色性为特点,使其广泛适用于购物中心、体育场馆和赛马场等高端场所。Lumileds International 提供标准化和定制化的产品解决方案,以满足不同客户和应用的多样化需求,确保全面满足客户要求。
- 一个强大的合作伙伴。我们认为 Sanan 是 Inari 的一个战略合作伙伴。它是中国最大的LED外延片和芯片生产商。其年产超过2300万片外延片和3000亿颗LED芯片,约占中国总产量的58%。最近的显著成就之一是为三星的microLED智能手表供应芯片。Sanan 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财年,年收入为161亿人民币,在本公告发布之日,市值约为600亿人民币或84亿美元。
- 价格合理。购买价格是在考虑了 Lumileds International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未经审计合并财务报表中净资产达2.1亿美元,以及由 JZ (Shanghai) Assets Appraisal Co. Ltd 编制的对 Lumileds International 100%股权的指示性市场估值2.87亿美元后得出的。请注意,该金额会根据净债务和净营运资本进行调整。
- 使用私募配售所得资金。Inari 的总投资支出为7140万美元或3.07亿令吉,将由 Inari 股份私募配售所得的资金提供。回顾一下,公司于2021年7月30日完成了私募配售,在马来西亚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了3.33亿股 Inari 股份,发行价为每股3.10令吉,总收益达10亿令吉。此次总投资支出消耗了未动用私募配售所得资金的83.0%。该资金使用符合私募配售的目标,即用于收购和投资。
- 更优的客户风险状况。目前,Inari 的光电业务约占集团收入的30%,而射频 (RF) 业务部分占集团收入的近三分之二。通过此次收购,Inari 将能够扩展和增强其现有产品组合及客户基础。这将无意中降低其对当前主要客户的依赖风险。另一方面,Inari 和 Sanan 或可利用 Lumiled 旗下的多个制造基地,以应对不断演变的地缘政治和贸易环境。
- 缺乏针对 Lumiled 的扭亏为盈计划。此次收购预计将于2026财年第三季度(即2026年第一季度)完成。因此,该收购将对 Inari 的2026财年财务表现产生影响。根据最新的关键财务数据,Lumiled 目前处于亏损状态。其2024财年和2025财年第一季度的亏损分别为6700万美元和1700万美元。因此,对于2026财年第四季度,我们不排除 Inari 的盈利能力可能受到影响的可能性。然而,对于2027财年,财务影响将取决于 Inari 及其合作伙伴 Sanan 能够多快地让这个亏损实体扭亏为盈。因此,鉴于目前细节不明,我们暂时维持我们的盈利预测和建议不变。我们了解到,更多细节将在即将于2025年8月底举行的2025财年第四季度业绩简报会上披露。
投资统计数据
截至3月31日的财政年度 | 2023A | 2024A | 2025E | 2026F | 2027F |
---|---|---|---|---|---|
收入 (百万令吉) | 1,354.0 | 1,478.7 | 1,456.2 | 1,634.2 | 1,741.8 |
EBITDA (百万令吉) | 396.1 | 370.4 | 406.4 | 468.7 | 481.4 |
EBIT (百万令吉) | 289.4 | 247.3 | 260.7 | 327.5 | 343.9 |
税前利润 (PBT) (百万令吉) | 355.8 | 310.1 | 299.0 | 366.7 | 383.5 |
标准化税后归母净利 (Normalised PATANCI) (百万令吉) | 308.2 | 302.1 | 263.3 | 322.8 | 337.6 |
标准化每股收益 (仙) | 8.3 | 8.1 | 7.1 | 8.7 | 9.1 |
标准化每股收益增长率 (%) | -16.1 | -2.0 | -12.9 | 22.6 | 4.6 |
市盈率 (倍) (PER (x)) | 26 | 26 | 30 | 25 | 24 |
每股股息 (仙) | 8.2 | 7.7 | 6.0 | 8.0 | 8.8 |
股息收益率 (%) | 3.8 | 3.6 | 2.8 | 3.8 | 4.1 |
来源: 公司, MBSBR
股价图表
(图表内容未提供)
分析师
Foo Chuan Loong, Martin
martin.foo@midf.com.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