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TEEL:利润承压下的营收增长与绿色转型机遇

MASTEEL:利润承压下的营收增长与绿色转型机遇

MASTEEL(马来西亚钢铁厂(吉隆坡)有限公司)是一家马来西亚领先的钢铁制造商,专注于生产用于建筑和基础设施工程的高强度钢筋、普通钢筋和优质钢坯。公司在国内拥有广泛的客户网络,并出口至新加坡、菲律宾、澳大利亚和中国等国际市场。其工厂战略性地位于马来西亚雪兰莪州的八打灵再也和巴生武吉拉惹。武吉拉惹工厂是其钢筋和钢坯生产的主要基地。此外,公司通过子公司MS Express Sdn Bhd涉足钢筋和钢坯的运输与物流业务,并通过Bio Molecular Industries Sdn Bhd从事放射性同位素和放射性药物产品的制造、研发。

尽管公司在当前季度实现了营收增长,但面对宏观经济的挑战和行业价格波动,其盈利能力正承受显著压力。然而,公司积极探索碳捕获等绿色转型机遇,并有望受益于马来西亚建筑业的持续增长,这为未来的发展描绘了复杂而充满潜力的图景。

季度业绩概述

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财报显示,MASTEEL在当前季度(2025年第二季度)取得了亮眼的营收增长,但盈利表现却出现大幅下滑。具体而言,公司本季度营收达到RM6.49亿,较2024年同期的RM5.56亿增长了16.69% YOY。与上一季度(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RM6.08亿)相比,本季度营收亦增长了6.87% QOQ,主要得益于出口市场钢材产品销量的提升。

然而,营收增长并未转化为利润的同步提升。本季度税前利润(PBT)仅为RM91万,较2024年同期的RM684万大幅下降了86.69% YOY。相较于上一季度的RM137万,本季度税前利润也下降了33.58% QOQ。这种利润下滑主要归因于钢材产品价格疲软导致的销售利润率下降,以及经营费用和财务费用的增加。

从累计业绩来看,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六个月财报显示,公司营收达到RM12.57亿,较2024年同期的RM12.19亿增长了3.12% YOY。然而,累计税前利润为RM228万,相较于2024年同期的RM1253万,降幅高达81.80% YOY。利润的显著缩减是本季度财务表现的核心挑战。

深入财务分析

进一步审视MASTEEL的财务报表,我们可以更清晰地洞察其业绩驱动因素及潜在风险。

盈利能力分析

本季度营收增长主要由销量提升驱动,特别是出口市场的贡献。然而,销售成本的增速快于营收,本季度销售成本为RM6.22亿,较去年同期的RM5.25亿增长18.33% YOY,导致毛利润从去年同期的RM3096万降至本季度的RM2749万,降幅达11.19% YOY。这直接反映了钢材产品销售利润率的压缩。

经营费用方面,本季度为RM1820万,较去年同期的RM1724万增长5.68% YOY,进一步侵蚀了利润。同时,财务成本的增加也对盈利构成压力,本季度为RM959万,较去年同期的RM835万增长了14.85% YOY。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税前利润和本期利润的大幅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从联营公司获得的利润份额为RM79.7万,较去年同期的RM61.8万增长了28.96% YOY,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主营业务利润的压力。此外,本季度录得税项收益RM20.7万,而非去年同期的税项开支,这主要是由于资本津贴和再投资津贴的利用,使得实际有效税率低于法定税率。

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概览

截至2025年6月30日,MASTEEL的总资产达到RM23.30亿,较2024年12月31日的RM22.73亿增长了2.49%。其中,不动产、厂房和设备(PPE)从RM9.91亿增至RM10.56亿,显示公司在固定资产上的持续投入。然而,存货略微下降至RM8.56亿,而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也从RM3.41亿降至RM3.17亿,可能反映了营运资本管理或市场环境的变化。

在负债方面,总负债从RM13.05亿增至RM13.60亿。值得关注的是,长期借款RM2188万大幅增至RM7814万,显示了公司债务结构的调整或新增融资需求。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也从RM6.60亿增至RM7.02亿。尽管短期借款略有下降,整体负债水平的上升以及财务成本的增加值得关注。

现金流方面,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六个月,MASTEEL的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RM8594万,较去年同期的RM1344万大幅增长。这主要得益于营运资本的积极变化,尤其是存货、应收款项和应付款项的净变动显著贡献了现金流。然而,投资活动使用的净现金高达RM8042万,其中绝大部分用于购置不动产、厂房和设备(RM8327万),表明公司正处于扩张或更新产能的阶段。融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RM1112万,主要来源于银行借款。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达到RM7937万,较年初的RM6273万有所增加。

业务风险与运营亮点

MASTEEL的业务运营面临多种风险与挑战,但同时也展现出应对策略和亮点。

  • 行业周期性与节假日影响: 公司的运营受建筑行业的周期性因素和节假日影响,这可能导致收入和利润的波动。
  • 钢材价格波动: 本季度利润下滑的直接原因是钢材产品价格疲软导致销售利润率下降。马来西亚本地钢材价格与中国钢材价格趋势高度相关,因此易受中国市场政策和供需变化的影响。
  • 经营费用与财务成本: 持续上涨的经营费用和财务成本对盈利能力构成长期压力,公司需要有效控制成本并优化债务结构。
  • 单一业务重心: 集团主要专注于钢筋和钢坯的制造,业务集中度较高。虽然这带来了专业化优势,但也意味着对特定行业波动的敏感性更高。然而,公司通过子公司MS Express涉足物流,以及Bio Molecular Industries的多元化尝试,正逐步拓展业务范围。
  • 私下配售完成: 公司成功完成了私下配售,发行了6750万股新股,募集资金RM1382万,主要用于营运资金。这为公司提供了额外的流动性支持,有助于应对日常运营和未来发展需求。
  • 关联方交易: 截至本季度,公司与关联方发生多项交易,其中从联营公司收到了RM242.7万的股息收入,这笔收入按照权益法记为投资成本的减少,对本期损益无重大影响。

市场新闻整合与战略机遇

近期市场新闻揭示了MASTEEL在绿色转型方面的积极探索,这与全球及马来西亚的国家战略高度契合,有望为其未来发展带来显著机遇。

根据2025年7月29日的《The Edge Malaysia Weekly》报道,领先的区域工程专家Kelington Group Bhd正积极拓展其半导体及工业气体业务。该报道特别指出,Kelington于5月与MASTEEL及马来西亚拉曼大学签署了一项可行性研究协议,旨在帮助MASTEEL通过碳捕获与储存(CCS)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碳足迹,并满足行业对可持续钢铁的需求。Kelington旗下的Ace Gases将提供碳捕获与储存解决方案的技术专长。

这一合作对MASTEEL而言意义重大:

  • 符合国家能源转型路线图(NETR): 碳捕获、利用与储存(CCUS)是马来西亚国家能源转型路线图的六大脱碳杠杆之一,特别对于钢铁等高排放行业至关重要。MASTEEL参与CCS可行性研究,表明其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并有望在未来受益于相关政策支持和投资。
  • 提升ESG形象与市场竞争力: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和ESG(环境、社会和治理)标准的日益重视,实施碳捕获技术将显著提升MASTEEL的ESG评级和品牌形象,满足日益增长的“绿色钢铁”市场需求,从而增强其长期市场竞争力。
  • 成本效益与潜在新收入: 作为马来西亚温室气体排放最低的钢铁厂之一,MASTEEL若能成功实施碳捕获,不仅可能在未来碳税政策下减少开支,还可能探索将捕获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新的收入来源,或通过碳信用交易获得额外收益。
  • 技术领先地位: 率先在钢铁行业探索和部署先进的碳捕获技术,有助于MASTEEL在行业内建立技术领先地位,尤其是在马来西亚及东南亚地区。

此外,报告中提及的中国政府限制唐山地区钢材生产以及放松北京房地产政策,对中国及东盟地区的钢材价格产生了积极影响,本地钢材价格自7月以来已反弹超过10%。这有望在未来几个季度缓解MASTEEL面临的利润率压力。美国全球关税的负面影响以及国内销售和服务税(SST)扩大的影响也显示出减弱迹象,为市场情绪带来积极信号。

未来展望与机遇

MASTEEL的未来展望受到多重积极因素的支撑,尤其是在马来西亚建筑业的强劲增长和国家政策的推动下。

  • 建筑业驱动需求: MASTEEL战略性地位于巴生谷,受益于该国建筑业的强劲增长。2025年第二季度建筑业完成工程价值达到RM439亿,增长12.9%。预计在即将提交的第13个马来西亚计划(13MP)之前,建筑合同颁发将加速,主要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新闻流正在增加,这将确保对MASTEEL钢材产品的持续强劲需求。公司预计其钢材产品需求在今年剩余时间将保持坚挺。
  • 中国政策利好: 中国政府限制钢铁生产和刺激房地产市场的政策调整已对地区钢材价格产生积极影响,为MASTEEL的盈利能力提供了改善空间。
  • 碳捕获技术: 与Kelington和拉曼大学合作的碳捕获可行性研究,标志着MASTEEL向可持续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若成功实施,这将不仅有助于公司符合未来的环境法规、规避碳税,还能提升其在ESG领域的领导力,并可能创造新的业务价值。MASTEEL作为马来西亚温室气体排放最低的钢铁厂之一,有望在碳税政策下获得竞争优势。
  • 市场扩张与技术创新: 公司已具备国内外销售网络,未来可继续深化国际市场布局。同时,对高效、低碳生产技术的投资和研发将是MASTEEL保持长期竞争力的关键。

综合来看,MASTEEL在未来1-2年内有望受益于马来西亚国内建筑需求的持续复苏,以及中国市场政策带来的钢价回暖。其在绿色转型方面的布局,尤其是碳捕获项目,虽然初期投入和时间周期较长,但长期来看,将是提升公司价值和市场地位的重要增长驱动力。

风险评估

尽管存在增长机遇,MASTEEL仍面临多方面的风险,需要审慎管理。

  • 财务风险:
    • 盈利能力持续承压: 钢材价格波动和销售利润率下降可能导致盈利继续下滑,高财务费用进一步侵蚀净利润。
    • 高额借款: 截至2025年6月30日,总借款达RM6.14亿,其中短期借款占RM5.36亿,较高的借款水平意味着较高的利息负担和再融资风险。
    • 营运资本管理: 存货和应收款项的变动需要密切关注,以确保现金流的健康。
  • 市场风险:
    • 钢材价格波动: 全球及区域钢材价格的不可预测性是核心市场风险,直接影响公司的营收和利润率。尽管近期有反弹,但长期趋势仍存在不确定性。(风险等级:高)
    • 建筑业周期性: 虽然目前马来西亚建筑业前景乐观,但该行业的固有周期性可能导致未来需求波动。(风险等级:中)
    • 国际贸易政策: 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和关税政策可能影响出口量和成本。(风险等级:中)
  • 运营风险:
    • 成本控制: 原材料价格、能源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可能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压缩利润空间。(风险等级:中)
    • 单一业务依赖: 主要依赖钢材制造业务,缺乏足够的多元化以抵御单一行业风险。(风险等级:中)
  • 宏观经济风险:
    • 经济增长放缓: 马来西亚及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可能影响建筑需求和消费者信心。(风险等级:中)
    • 汇率波动: 公司涉及国际贸易,马币汇率波动可能影响进口成本和出口收益。(风险等级:低)
  • 技术与环境风险:
    • 碳捕获项目不确定性: 碳捕获技术的可行性研究尚处于早期阶段,其技术成熟度、实施成本、政策支持及最终效益仍存在不确定性。(风险等级:中)
    • 环境法规变化: 气候变化法案及碳税的实施可能增加运营成本,若不能有效应对,将面临合规风险。(风险等级:中)

综合总结与评价

MASTEEL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财报中展现出复杂且多层次的运营态势。一方面,公司通过出口市场的销量增长实现了营收的显著提升,并在经营活动中产生了健康的现金流,这反映了其在市场拓展和营运效率方面的努力。公司对不动产、厂房和设备的持续投资,也预示着对未来产能提升和市场地位巩固的信心。

然而,核心盈利能力面临严峻挑战。钢材产品销售利润率的压缩、经营费用和财务成本的上升导致税前利润和本期利润大幅下滑,这是公司当前最紧迫的问题。高额的短期借款也为公司的财务稳健性带来一定的风险。

展望未来,MASTEEL的机遇与挑战并存。马来西亚建筑业的强劲增长和政府即将推出的第13个马来西亚计划,将为公司提供坚实的市场需求基础。中国钢铁政策的调整以及本地钢价的回暖,有望在短期内缓解利润压力。更为重要的是,公司积极参与碳捕获技术的可行性研究,这不仅是响应国家能源转型战略、提升ESG形象的关键一步,更是为应对未来碳税挑战、开拓“绿色钢铁”市场、构建长期竞争优势奠定了基础。MASTEEL作为行业内温室气体排放较低的企业,在此转型过程中具有潜在的先发优势。

总而言之,MASTEEL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型时期。短期内,利润承压是主要挑战,需要公司在成本控制和利润率管理上采取更积极的措施。长期来看,其在核心业务领域的市场地位、马来西亚经济的有利宏观环境以及在绿色转型方面的战略布局,为其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公司能否有效管理现有风险,并成功将碳捕获等创新项目转化为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将是决定其未来业绩走向的关键因素。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