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TEEL:美国关税重压与内部重组下的盈利曙光,未来何去何从?
SSTEEL(Southern Steel Berhad)作为一家马来西亚的投资控股公司,其核心业务聚焦于钢铁产品的制造、销售与贸易,涵盖从钢坯、螺纹钢、盘条到预应力混凝土钢材等多种建筑相关产品。此外,公司还提供钢材服务中心的切割、弯曲与成型服务,并在投资控股领域有所涉足。其预应力混凝土钢材产品广泛应用于高架公路、桥梁、预制构件等基础设施与建筑领域,彰显了其在区域钢铁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
季度业绩概览与核心驱动
SSTEEL集团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第四季度(FY2025Q4)展现了盈利能力的初步改善,尽管全年累计表现仍面临挑战。本季度,集团实现营收RM574.21百万,相较于前一财政年度同期(FY2024Q4)的RM527.20百万,实现了8.92%的YOY增长。值得注意的是,与直接前一季度(即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第三季度)的RM486.00百万营收相比,本季度营收录得18.15%的QOQ显著增长,显示出短期内业务活动的加速。
在持续经营业务方面,FY2025Q4集团录得税前利润(PBT)RM0.15百万,与FY2024Q4的税前亏损(LBT)RM10.63百万相比,实现了关键的YOY扭亏为盈。这一积极转变主要得益于几个因素:首先是销量的增长带来的营收提升;其次是出售过剩厂房和机械所产生的RM13.73百万收益;再者是融资成本大幅削减,从去年同期的RM10.80百万降至本季度的RM4.58百万。然而,这些利好因素被持续的重组费用部分抵消。若从季度环比来看,本季度RM0.15百万的PBT相较于前一季度的RM42.00百万LBT,更是实现了显著的QOQ改善。
然而,审视整个FY2025财年累计数据,集团的持续经营业务表现仍处于亏损状态。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营收为RM2,119.68百万,相较FY2024同期的RM2,246.90百万,呈现5.66%的YOY下滑。累计税前亏损进一步扩大至RM80.83百万,高于FY2024同期的RM59.25百万。尽管年内销量有所增长,但销售价格走低侵蚀了毛利率,导致毛利润与去年同期RM84.78百万相比,略降至RM83.41百万。此外,高达RM30.2百万的厂房和机械减值以及重组成本是导致累计亏损扩大的主要原因,尽管这些负面影响被出售资产收益和融资成本节约部分缓解。需要注意的是,本财年累计利润中包含了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SHRC)因仲裁和解获得的RM47.81百万收益,这使得集团的净亏损从FY2024的RM55.62百万收窄至FY2025的RM29.89百万。
深入财务分析
营收与盈利能力
SSTEEL的营收表现显示出市场的波动性。本季度营收的QOQ和YOY增长,暗示了需求端的短期复苏或公司销售策略的有效性。然而,
公司在季报中明确指出,尽管销量增加,但“较低的销售价格”是导致毛利率受损的关键因素。这与当前全球及区域钢铁市场普遍存在的产能过剩和价格竞争加剧的宏观背景相符。
毛利润率的压力进一步传导至运营利润。本季度持续经营业务的税前扭亏为盈,更多是依靠非经常性收益(如资产处置)和成本控制(如融资成本节约)而非核心业务盈利能力的根本性提升。FY2025Q4,集团的财务费用从FY2024Q4的RM10.80百万显著下降至RM4.58百万,YOY降幅高达57.59%。累计来看,FY2025的融资成本为RM31.50百万,较FY2024的RM43.50百万,YOY下降了27.59%,显示出公司在债务管理方面的积极成果。然而,经营费用(Operating expenses)从FY2024Q4的RM25.65百万增至FY2025Q4的RM30.73百万,YOY增长19.81%,累计经营费用YOY亦有所增长,部分反映了重组成本。
资产负债与现金流
截至2025年6月30日,SSTEEL的资产负债表发生了显著变化,反映了其在报告期内进行的重大资本运作和债务重组。总资产从2024年6月30日的RM1,846.14百万降至RM1,401.20百万,主要由于流动资产(如应收账款及待返还资产)的减少。然而,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权益从RM568.34百万大幅增至RM915.84百万,YOY增幅高达61.13%。这主要归因于两项重要的股本发行:向Green Esteel Pte. Ltd.发行新股带来了RM315.86百万,以及定向增发带来了RM64.15百万,合计共募集了RM380.02百万资金。
伴随权益的增加,总负债从RM1,271.67百万锐减至RM479.24百万,YOY降幅达62.47%。其中,最显著的变化体现在贷款和借款的大幅减少,从2024年6月30日的总借款约RM872.46百万(非流动RM143.90百万 + 流动RM728.56百万)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流动借款RM292.33百万,非流动借款为零。这得益于新股发行所募集资金的250.00百万被用于偿还银行借款,大大改善了公司的财务结构和杠杆水平。
尽管总股本大幅增加,但由于发行了大量新股(从596.31百万股增至1,501.11百万股),每股净资产(Net assets per share)从RM0.95下降至RM0.61,反映了股本的稀释效应。
现金流方面,FY2025累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RM6.86百万,相较FY2024同期的经营活动使用现金RM50.16百万,实现了重要的YOY改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高达RM594.96百万,这主要得益于前述的股本发行所得款项以及仲裁和解获得的RM169.91百万收益。这些资金被大量用于偿还借款,导致融资活动使用了RM582.18百万现金。最终,集团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余额从FY2024末的RM86.74百万增至FY2025末的RM106.38百万,显示出其流动性的增强。
未来展望与战略举措
SSTEEL面临的全球钢铁市场环境依然波动,产能过剩、需求复苏不均以及贸易流向变化持续构成压力。尽管中国近期的一些政策措施提振了市场情绪并推高了价格,但潜在需求仍显疲软。在马来西亚国内市场,数据中心投资展现出韧性,而槟城轻轨项目的启动也有望为当前相对疲软的建筑业提供一定支撑。
面对这些挑战,SSTEEL已采取一系列战略举措以增强竞争力并提升抗风险能力:
- 下游业务强化与重组: 集团正通过与行业领先伙伴的战略合作,积极强化其下游业务。一个重要进展是,截至2025年8月14日,已完成向BRC Asia处置南方钢丝网公司55%的股权,使其成为SSTEEL的联营公司。此外,下游业务的进一步重组仍在进行中,旨在优化业务结构,提升效率。
- 运营效率提升: 为缓解成本压力并增强韧性,SSTEEL正加速推行运营效率计划,包括能源优化、废弃物减少和预测性维护等措施。
- ESG承诺: SSTEEL连续两年获得马来西亚证券交易所FTSE Russell ESG框架下的4星评级(最高级别),体现了其对环境、社会和治理实践的坚定承诺,这有助于提升企业形象并可能吸引负责任投资。
- 财务管理审慎: 董事会强调在当前不确定性下,将继续保持审慎的财务管理策略。
随着市场预期逐步复苏,集团的战略举措旨在巩固其竞争力,并在市场条件正常化时实现更好的业绩表现。
市场新闻整合、机会与风险评估
近期市场新闻对SSTEEL的经营环境构成了显著影响。2025年6月4日,美国决定将进口钢铁关税提高一倍至50%,马来西亚钢铁工业联合会(Misif)认为这对马来西亚的下游钢铁生产商构成了“严重威胁”。虽然马来西亚对美出口钢铁量不大,但关税上调将削弱下游生产商的竞争力。
此消息发布后,SSTEEL的股价应声下跌10.26%,表明市场对潜在影响的担忧。Misif总裁指出,2023年美国市场仅占马来西亚钢铁出口总量的3.9%,但更高的关税可能导致全球贸易流向的转变。更值得关注的是,Misif报告称,受美国限制性关税影响,今年前五个月来自中国、韩国和越南等国的激进钢铁出口报价激增,可能对马来西亚国内钢铁行业造成损害,导致市场被“转向进口”所充斥,从而“对本地生产商造成严重的伤害风险”。这与SSTEEL报告中提到的“较低的销售价格”导致毛利率受侵蚀的现象相互印证,说明公司正面临严峻的进口竞争压力。
机会
- 国内需求支撑: 马来西亚国内数据中心投资的韧性以及槟城轻轨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启动,将为钢铁产品提供一定的市场需求。
- 政府干预可能性: Misif呼吁政府组建国家钢铁特别工作组,实施“优先采购马来西亚产品”政策,并加强打击走私和规避进口钢铁的行为。若这些措施得以有效实施,将为本地钢铁生产商提供保护和支持。
- 内部结构优化: SSTEEL通过股本发行和债务偿还显著改善了其资产负债表,提升了财务健康度。下游业务的战略重组和运营效率的提升,有望在中长期内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 ESG优势: 良好的ESG评级有助于公司在可持续发展框架下吸引更多投资者关注。
风险
- 市场风险(高):
-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 美国关税升级可能导致全球钢铁过剩产能向其他市场(包括东南亚)转移,加剧区域市场竞争,进一步压低钢铁产品价格。
- 进口激增威胁: 中国、韩国、越南等国激进的出口报价已对马来西亚国内市场构成直接冲击,可能导致SSTEEL面临更激烈的价格战和市场份额流失。
- 需求恢复不均: 全球和区域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钢铁需求持续低迷或波动,影响公司销售量和定价能力。
- 运营风险(中):
- 重组成本与执行: 下游业务的持续重组可能在短期内产生额外成本并影响运营效率,其成效有待观察。
- 行业周期性: 建筑业的周期性波动和节日因素,将持续影响公司业绩的季节性和稳定性。
- 成本控制压力: 尽管已采取能源优化等措施,但原材料价格、能源成本等波动仍可能对其利润率造成压力。
- 财务风险(中):
- 盈利能力脆弱: 尽管本季度实现扭亏为盈,但主要依赖非经常性收益和成本节约,核心业务的持续盈利能力仍需时间检验。
- 或有负债: 公司与财政部在税收豁免方面的争议,涉及RM15.5百万的潜在额外税款(包括罚款),构成或有负债风险。
综合总结与市场前景
SSTEEL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财年第四季度,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资产处置收益和大幅的债务削减,成功实现了持续经营业务的税前扭亏为盈,并在累计经营活动现金流方面取得了显著改善。这一转变伴随着公司股权结构的重大调整,新战略投资者的引入和大规模股本发行,不仅优化了公司的资本结构,大幅降低了杠杆率,也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更坚实的财务基础。
然而,SSTEEL所处的钢铁行业,无论是全球还是区域层面,都面临着结构性挑战:全球产能过剩导致价格竞争激烈,美国关税政策引发的贸易流向变化以及区域内廉价进口钢材的冲击,对马来西亚国内钢厂(包括SSTEEL)的盈利能力构成持续压力。公司财报中多次提及的“较低的销售价格”正是这种外部环境的直接体现。
展望未来1-2年,SSTEEL的关键在于如何将财务重组的成果转化为核心业务的持续盈利能力。公司通过强化下游业务、加速运营效率提升(如能源优化、废弃物减少)以及积极的ESG实践,展现了应对挑战的决心和战略方向。马来西亚国内基础设施项目(如槟城轻轨)和数据中心投资将提供一定的增长机遇,但其规模能否完全抵消宏观逆风和进口冲击,仍需审慎评估。
总体而言,SSTEEL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型期。新引入的战略投资者、大幅改善的资产负债表以及一系列旨在提升运营效率和业务韧性的战略举措,是其未来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然而,持续波动的全球钢铁市场、激烈的区域竞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构成了其实现稳定增长的主要风险。SSTEEL能否成功驾驭这些复杂因素,将其战略举措有效转化为市场份额和可持续的盈利,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市场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