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KSON的转型之路:面对挑战,零售巨头如何平衡收缩与扩张以寻求未来增长

PARKSON的转型之路:面对挑战,零售巨头如何平衡收缩与扩张以寻求未来增长?

PARKSON Holdings Berhad作为一家总部位于马来西亚的投资控股公司,通过其众多子公司活跃于多元化业务领域。其核心业务涵盖百货商店及相关贸易服务、货币借贷与信贷服务、咨询与管理服务、物业管理、餐饮业务、知识产权持有以及投资控股。公司的运营主要划分为两大业务板块:零售业务,负责管理位于马来西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PRC)的零售门店;以及其他业务,包括信贷服务、餐饮业务和投资控股。PARKSON旗下的百货商店以“Parkson”品牌运营,提供四大类商品:时尚与服装、化妆品与配饰、家居与电器、以及杂货与生鲜,目标客群锁定年轻现代消费者。公司主要子公司包括East Crest International Limited、Parkson Vietnam Investment Holdings Co Ltd及Parkson Properties Holdings Co Ltd。

进入2025财年第二季度,PARKSON展现出显著的业绩改善,尽管宏观环境充满挑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的本季度,公司总销售收入为RM12.22亿,相较于2024年同期(YOY)的RM15.31亿下降了20%。同期,公司营收录得RM5.79亿,YOY下降15%,而本财年至今的营收为RM13.49亿,YOY下降12%。然而,在严峻的营收压力下,公司通过有效的成本控制和“其他营运收入”的显著增长,成功实现了盈利能力的提升。本季度营业利润高达RM1.15亿,实现75%的YOY大幅增长;本财年至今的营业利润为RM2.61亿,YOY增长18%。更值得关注的是,本季度税前利润从去年同期的亏损RM2229.00万逆转为盈利RM2645.30万,实现超过100%的增长。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当期利润更是从去年同期的亏损RM830.70万大幅改善至盈利RM1002.40万,基本每股收益(EPS)也从0.72仙的亏损转变为0.87仙的盈利,这反映了公司在面对不利市场条件时,在经营效率和财务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同时,本季度“其他综合收益”中包含的汇率换算损失为RM5817.50万,突显了汇率波动对公司海外业务的潜在影响,尤其是其在中国市场的广泛布局。

深入财务分析:转型与韧性并存

进一步剖析PARKSON的财务数据,可以观察到其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的战略调整与经营韧性。首先,从

营收表现

来看,本财年至今,集团零售部门的营收为RM12.79亿,YOY下降13%。其中,马来西亚零售业务的营收为RM3.67亿,YOY下降7%,主要由于消费者情绪疲软,在农历新年和开斋节假期后消费支出受通胀压力、生活成本上升和持续不确定性影响。而中国零售业务营收为RM9.12亿,YOY下降16%,反映出经济不确定性和家庭收入增长预期放缓导致消费者支出行为日益谨慎。尽管零售主业承压,“其他”业务部门表现亮眼,本财年至今营收YOY增长45%至RM6973.70万,主要得益于消费金融业务的持续增长和烘焙业务客流量的增加。这种营收结构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零售主业的下行压力。

其次,在

盈利能力趋势

方面,本财年至今集团零售部门的营业利润为RM2.33亿,YOY下降6%。马来西亚零售业务的营业利润为RM8493.40万,YOY下降22%。然而,中国零售业务的营业利润为RM1.48亿,YOY增长6%,其中包括来自租赁修改的RM3700.00万收入,而去年同期则包含与租赁相关应收账款的RM1400.00万减值损失。这一对比凸显了中国区通过资产组合优化对盈利的贡献。更重要的是,“其他”业务部门实现了扭亏为盈,本财年至今录得营业利润RM2830.60万,而去年同期为营业亏损RM2745.60万,这得益于RM800.00万的汇兑收益,相较于去年同期的RM3900.00万汇兑损失,财务风险管理和汇率波动对整体业绩产生了显著影响。此外,尽管本季度营收环比(QOQ)下降25%至RM5.79亿,营业利润QOQ下降21%至RM1.15亿,税前利润QOQ下降65%至RM2645.30万,这主要由于马来西亚和中国零售业务在缺乏重大节日的情况下,销售业绩呈现季节性疲软。公司在本季度录得RM2040.30万非经常性项目,主要为物业、厂房和设备以及无形资产的减值损失,显示公司持续进行资产优化和拨备。

资产负债表动态

来看,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RM75.88亿,相较于2024年12月31日的RM83.18亿有所下降。其中,非流动资产(包括物业、厂房和设备、投资性房地产、使用权资产和无形资产)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减少,这可能与资产处置、折旧摊销以及减值有关。存货RM3.34亿降至RM2.67亿,体现了公司在库存管理上的努力。现金及银行结余从RM13.79亿降至RM11.17亿,反映了经营活动对现金的需求以及融资活动的调整。总负债也从RM61.42亿降至RM54.49亿,特别是租赁负债和应付款项的减少。值得注意的是,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权益略微增加至RM12.81亿,每股净资产从RM1.11小幅提升至RM1.12,表明公司的资本结构正逐步得到巩固。

最后,

现金流分析

显示,本财年至今的经营活动现金流为RM8800.40万,相较于去年同期的RM1.35亿有所下降,主要受到营运资本变动(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净变动)的负面影响。投资活动现金流出从去年同期的RM636.10万增至RM3757.50万,主要由于投资证券和银行存款的变动。融资活动现金流出大幅增加,从去年同期的RM2.21亿增至RM2.93亿,主要由于支付给非控股权益的股息增加(从RM24.10万增至RM2850.10万)以及租赁负债的偿还。这些因素共同导致本财年至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变动为负RM2.43亿,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RM10.59亿,略低于年初水平。

业务风险与运营亮点:重塑与优化并行

PARKSON的业务运营正处于一个深度重塑与优化的阶段。在

运营亮点

方面,公司在马来西亚运营37家门店,在中国运营41家门店,网络覆盖26个城市。尽管零售业务面临挑战,但其“其他”业务部门,特别是消费金融业务Parkson Credit,保持了增长势头,需求旺盛,而烘焙业务也受益于客流量增加。这表明PARKSON在核心零售业务之外,积极培育并发展了具有增长潜力的多元化收入来源。

然而,公司也面临显著的

业务风险

。马来西亚和中国的零售业务均受到消费者情绪疲软的影响,宏观经济不确定性、通胀压力和生活成本上升持续抑制消费者支出。此外,零售行业具有季节性特征,缺乏重大节日的季度通常表现疲软,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本季度环比业绩的下降。公司在利润表中列报的非经常性项目RM2040.30万的减值损失)也反映了其对部分表现不佳资产进行清理和调整的持续努力。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成功赢得了与PKNS-Andaman Development Sdn Bhd的诉讼,避免了潜在的负面财务影响,这是一项积极的进展,表明其在法律风险管理方面的有效性。

市场新闻整合与战略评估:审慎布局,寻求新机

近期市场新闻揭示了PARKSON在当前充满挑战的零售环境中,通过审慎的战略布局寻求新增长点的努力。最新消息显示,其54.97%持股的香港上市公司子公司Parkson Retail Group Ltd(PRG)在中国四川省绵阳市签署了一份为期20年的商业空间租赁协议,面积达4,801平方米。该协议被视为一项使用权资产的收购,账面价值约RMB1430.00万(约RM840.00万),基本租金按月支付并定期上调,同时还包含基于净销售额的佣金租金。这一举动表明PARKSON仍在对中国市场进行选择性扩张优化布局,聚焦具有增长潜力的区域。

与此同时,PRG在两周前终止了其在中国国家工艺美术馆的长期零售租赁协议,该协议原本追溯至1994年。此举旨在止损并减轻财务压力,为此PRG将向业主支付RMB1170.00万(约RM700.00万)的提前终止罚款,并取消约RMB1.27亿的使用权资产。通过对亏损门店的果断关闭和对新机会的捕捉,PARKSON正在进行积极的门店组合优化,这对于提升整体盈利能力至关重要。尽管这种战略调整在短期内可能涉及一次性费用或资产减值,但从长期来看,有助于降低运营成本并改善现金流。

此外,PARKSON近期也受到资本市场关注。Irelia Management Sdn Bhd在6月下旬增持公司股份至6.815%,成为新的主要股东。这一变动,叠加公司股价自6月中旬以来累计上涨24.4%的表现,可能反映了部分投资者对PARKSON战略转型和资产优化前景的认可。尽管公司多次被列入“有势头股票”名单,这些短期市场波动指标并非本报告的关注重点,但它们确实表明公司在特定时期内受到了市场交易者的青睐。

这些事件共同构成了PARKSON当前的

机遇与风险

格局。机遇在于:其一,通过关闭亏损门店和开设新店,实现零售业务的结构性优化效率提升。新的绵阳门店可能是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新增长点。其二,“其他”业务部门,特别是消费金融,提供了稳定的增长动力和收入多元化,降低了对传统零售的依赖。其三,新主要股东的出现可能带来新的战略视角或资源整合的可能性。然而,风险也显而易见:其一,中国和马来西亚市场的宏观经济逆风消费者信心低迷将继续对零售业务构成压力。其二,新店的盈利能力尚待验证,能否弥补关闭门店的影响仍需观察。其三,汇率波动,尤其是人民币和马币之间的汇率,将持续影响公司以当地货币计价的海外资产和收益的折算价值。

未来展望与战略方向:稳中求进,聚焦核心

展望未来,PARKSON的管理层对即将到来的2025年第三季度持谨慎态度。预计零售业务将面临较低的客流量,主要原因是缺乏重大节日活动,以及消费者情绪持续疲软和生活成本上涨的持续影响。这表明公司预期短期内零售环境将继续承压。

为此,PARKSON已明确其

战略方向

,将重点放在:

  • 提升销售生产力: 通过更精准的营销策略、优化商品组合和提升客户体验,以刺激消费需求。
  • 改善毛利率: 强化与供应商的合作,优化采购策略,并可能调整定价以应对成本压力。
  • 运营合理化: 持续评估门店网络的效率和盈利能力,果断关闭亏损门店,并将资源重新分配至表现更好的区域或新开门店。
  • 审慎的成本控制: 全面审查运营支出,通过精细化管理以降低不必要的费用。

这些措施与公司近期在中国市场采取的“有进有退”策略高度契合。通过终止亏损租赁协议并投资于新的零售空间,PARKSON正致力于打造一个更精简、更高效且更具韧性的业务模式。虽然宏观经济逆风短期内难以消散,但公司通过积极的战略调整、优化资产组合以及多元化业务布局,力求在挑战中实现“稳中求进”,并为中长期增长奠定基础。技术创新市场扩张,尤其是深耕其“其他”高增长业务,将成为其未来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综合风险评估:多维考量,审慎管理

对PARKSON的综合风险评估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慎考量:

  • 财务风险:
    • 流动性风险: 尽管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仍有RM10.59亿,但现金流出增加,且运营现金流YOY下降,需要警惕持续的营运资本压力。
    • 盈利能力波动: 零售业务受宏观经济和消费者情绪影响显著,非经常性减值损失的存在也反映了资产质量的潜在风险。
    • 外汇风险: 公司在中国拥有大量业务,汇率波动(如人民币兑马币)将持续影响其合并财务报表的表现,本期已录得外币换算损失。
    • 债务结构风险: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借款为RM17.74亿,需关注其还款能力和融资成本,尤其是在利率上行周期。
  • 市场风险:
    • 消费者情绪: 马来西亚和中国市场的消费者信心持续低迷,叠加通胀压力和生活成本上升,直接影响零售销售额。
    • 行业竞争: 零售行业竞争激烈,线上线下融合趋势以及新兴零售业态的冲击,对传统百货商店构成持续挑战。
    • 经济放缓: 全球及区域经济增长放缓将进一步抑制消费者支出意愿。
  • 运营风险:
    • 门店网络优化: 关闭亏损门店和开设新店的策略执行存在不确定性,新店的选址和运营能否达到预期效益有待观察。
    • 库存管理: 营收下降背景下,有效的库存管理对避免滞销和减值至关重要。
    • 供应链中断: 国际供应链的潜在不稳定性可能影响商品供应和成本。
  • 战略风险:
    • 多元化业务整合: “其他”业务部门的增长是否足以弥补核心零售业务的挑战,以及不同业务板块之间的协同效应能否充分发挥,是公司长期发展的关键。
    • 品牌形象: 持续的门店调整和市场收缩可能对品牌形象和客户忠诚度产生影响。

综合来看,PARKSON面临的风险等级为中高。虽然公司在财务和运营层面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如成本控制、资产优化和业务多元化,但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和零售行业结构性挑战仍将持续对其业绩构成压力。有效的风险缓解建议包括:持续深化成本控制措施,加速数字化转型以提升运营效率和顾客体验,探索更多高增长的“其他”业务细分市场,并灵活调整区域战略以适应不同市场的消费偏好和经济状况。

综合总结:审慎前行,挑战中孕育转型机遇

PARKSON Holdings Berhad在2025财年第二季度展现出其在动荡市场中的适应能力和战略调整的决心。尽管总销售收入和零售业务营收面临下行压力,但公司通过强化运营效率、严格成本控制以及“其他营运收入”的强劲增长,成功实现了盈利能力的大幅改善,从亏损转为盈利,基本每股收益也随之提升。这不仅得益于其多元化的业务布局,尤其是消费金融和餐饮业务的良好表现,也得益于其在中国零售业务中对租赁协议的优化调整。

公司目前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型期,积极实施门店组合的“止损”与“扩张”并举策略,如关闭北京亏损门店以减轻财务负担,同时在四川绵阳等地寻找新的增长点。这种灵活的市场策略旨在优化资产组合、提升运营效率。此外,新的主要股东Irelia Management的出现,也可能为公司带来新的资本和战略机遇。然而,PARKSON未来的发展仍将受到宏观经济逆风、消费者情绪疲软以及零售行业激烈竞争的持续考验。

总而言之,PARKSON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多元化的业务板块和在零售领域的品牌沉淀,但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它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有效应对消费者支出模式的变化、如何持续优化其庞大的门店网络,以及如何进一步提升“其他”业务的贡献度以支撑集团整体增长。公司目前所采取的战略调整方向是积极且必要的,通过精细化管理、审慎的成本控制以及选择性市场扩张,PARKSON有望在挑战中孕育转型机遇,并为未来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最终评价是,PARKSON正处于一个由外部挑战驱动的内部变革进程中,其未来表现将取决于这些战略举措的执行效果及其对市场变化的敏锐响应能力。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