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MR:宏观挑战下,汽车巨头如何逆势而上

MBMR:宏观挑战下,汽车巨头如何逆势而上?

MBM Resources Berhad(以下简称“MBMR”或“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马来西亚的汽车企业,其业务涵盖多元化的汽车价值链。公司主要通过以下核心业务板块运营:汽车贸易与装配,负责汽车、备件的市场营销、分销与组装以及相关服务提供;汽车零部件制造,专注于汽车零部件、钢制与合金车轮、盘式制动器、减震降噪(NVH)产品制造以及轮胎组装服务;此外,其他业务板块则包括投资控股、企业总部职能及其他休眠公司。MBMR的子公司阵容强大,包括Daihatsu (Malaysia) Sdn. Bhd.、Galaxy Waves Sdn. Bhd.、Oriental Extrusions Sdn. Bhd.、MBMR Properties Sdn. Bhd.、Inai Benua Sdn. Bhd.以及Hirotako Holdings Berhad等。

在马来西亚乃至全球汽车市场面临多重挑战的背景下,MBMR在2025年第二季度展现出其独特的韧性与战略布局。本报告将深入剖析公司最新的财务表现、运营细节,并结合行业动态与宏观经济趋势,全面评估MBMR的当前市场地位、潜在机遇与风险。

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概述:稳健增长中的结构性挑战

MBMR集团于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取得了稳健的收入与利润增长。本季度收入达到RM6.02亿,相较2024年同期的RM5.69亿,实现了5.8%的YOY增长。税前利润(PBT)亦表现出色,从RM8039.1万增至RM8715万,录得8.4%的YOY增幅。这主要得益于车辆销售和生产量的提升。

进一步分析半年累计数据,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的六个月,集团总收入为RM11.76亿,较2024年同期的RM11.86亿略有下降0.8% YOY。同期税前利润(PBT)为RM1.72亿,相较2024年同期的RM1.75亿,小幅下滑1.9% YOY。这一下降主要是由于第一季度表现相对疲软,以及一家合资企业的业绩贡献下降。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在整体市场总销量(TIV)收缩4.6%的背景下,仍能保持相对稳定,显示出其核心业务的韧性。

从季比季(QOQ)表现来看,MBMR在第二季度相较于2025年第一季度呈现出显著改善。收入从第一季度的RM5.74亿增长4.8%至RM6.02亿,税前利润(PBT)则从RM8490.1万增长2.6%至RM8715万。这表明年初的缓慢开局后,公司在第二季度实现了强劲复苏,消费者需求和汽车制造商订单均有所回升。

深入财务分析:结构优化与盈利驱动

收入构成与增长动力

MBMR的收入增长主要由其汽车贸易与装配以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两大核心板块驱动。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汽车贸易与装配部门收入为RM5.24亿,YOY增长4.3%,主要得益于Perodua车辆的稳定供应、Daihatsu销售量增加以及Volkswagen和新品牌Jaecoo的销量贡献。售后服务表现保持一致,进一步巩固了该部门的收入基础。同期,汽车零部件制造部门的季度收入达到RM7741.4万,YOY增长16.8%,主要受部分主要汽车制造商强劲需求的推动。

从半年累计数据看,汽车贸易与装配部门收入为RM10.25亿,YOY略降1.8%,反映了市场需求的小幅收缩。然而,汽车零部件制造部门则实现RM1.50亿收入,YOY增长6.1%,这主要归因于关键客户零部件采购安排的变化。

季比季来看,汽车贸易与装配部门收入增长4.6%至RM5.24亿,汽车零部件制造部门收入增长6.4%至RM7741.4万,均显示出第二季度业务活动的积极复苏。

盈利能力与利润贡献

在盈利方面,集团毛利润在第二季度达到RM5249万,YOY增长7.3%。尽管销售成本YOY增长5.6%(从RM5.20亿增至RM5.49亿),但收入增长的幅度更大,带动了毛利润的提升。行政及其他费用YOY增长11.1%至RM2955.4万,销售及市场费用YOY增长7.0%至RM1910.3万,显示出运营成本随着业务量增加而上升的趋势。

在税前利润(PBT)的构成中,联营公司和合资企业的贡献至关重要。第二季度,联营公司贡献的税后利润为RM6465.1万,YOY增长12.6%,主要得益于可比销量和马币走强。然而,合资企业的税后利润为RM586.5万,YOY下降15.3%,这主要是由于客户和车型组合变化,以及向客户延伸的YOY成本削减目标。汽车贸易与装配部门的税前利润YOY增长11.0%至RM1267.2万,而汽车零部件制造部门的税前利润则YOY小幅下降5.3%至RM526万,主要受客户组合变化及部分汽车制造商产量减少的影响,以及一次性太阳能板安装成本的确认。

半年累计数据显示,联营公司的利润贡献YOY增长3.7%至RM1.30亿,主要源于对Perodua车辆的强劲需求及马币走强。但合资企业的利润贡献YOY大幅下降31.4%至RM1011.4万,部分原因在于去年第一季度某客户非经常性的生产末期批量采购。

最终,归属于公司股权持有者的利润在第二季度为RM7254.4万,YOY增长7.2%,半年累计利润为RM1.44亿,YOY下降2.7%。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EPS)第二季度为18.56仙,YOY增长7.3%,而半年累计EPS为36.82仙,YOY下降2.7%。

财务状况与现金流

截至2025年6月30日,MBMR的总资产为RM28.49亿,相较于2024年12月31日的RM27.40亿,增长了3.98%。这主要反映在存货的增加(从RM1.14亿增至RM1.48亿)以及现金及银行结余的显著提升(从RM2.58亿增至RM3.59亿)。非流动资产中的联营公司投资仍是主要组成部分,达到RM17.67亿,保持稳定。总负债小幅增加至RM1.95亿,而总股本则增至RM26.54亿,其中归属于公司股权持有者的股本为RM23.35亿,每股净资产达到RM5.97,相较于2024年末的RM5.70有所改善。

在现金流方面,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六个月,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RM1972.8万,相较去年同期的RM5557.2万有所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存货增加以及应收贸易款减少幅度小于去年。然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大幅增加至RM1.41亿,主要得益于从联营公司收到的股息高达RM1.31亿,以及从合资企业收到的股息RM1792.3万。融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RM6032.7万,主要用于支付股息(RM3518万给予公司股东,RM2126.4万给予非控股权益)。综合来看,期内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RM1.01亿,使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到RM3.59亿,显示出公司健康的流动性状况。

业务风险与未来展望:在挑战中寻找机遇

MBMR的未来展望与马来西亚乃至全球汽车行业的趋势以及宏观经济环境紧密相关。根据最新的市场信息,尽管全球经济面临挑战,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已将2025年全球GDP增长预测上调至3.0%。然而,马来西亚国家银行(BNM)将国内GDP增长预测下调至4.0%-4.8%,并已将隔夜政策利率(OPR)从3.00%降至2.75%,以刺激国内需求。

马来西亚汽车行业总销量(TIV)在2025年上半年录得373,636辆,YOY收缩4.6%,主要受高基数效应和年初销售低迷影响。商用车辆部分受柴油补贴合理化影响,下降21%。尽管如此,马来西亚汽车协会(MAA)维持2025年全年TIV 780,000辆的预测。在此背景下,MBMR预计通过持续实施关键价值创造举措来取得令人满意的业绩,包括零售网点升级改造、品牌组合扩张以及探索潜在并购机会。

市场对汽车行业短期销售前景持谨慎态度,分析师普遍认为新车型发布和电动汽车(EV)的推出将提供近期支持,但融资收紧、负担能力挑战以及中国品牌带来的价格竞争将对利润率构成压力。Kenanga Research将MBMR列为行业首选之一,理由是其与Perodua品牌的紧密联系(持有23%股权,且是其最大经销商)、稳定的订单储备(10万辆Perodua订单),以及通过Jaecoo等新品牌实现的产品组合扩张。MBMR作为可负担车型市场的重要参与者,被认为能受益于燃油补贴合理化计划,并提供有吸引力的股息收益率。

市场新闻整合、机会与风险评估

近期市场新闻为MBMR的分析提供了丰富的维度:

  • 业绩亮点与股息诱惑:MBMR第二季度净利润YOY增长7.2%至RM7250万,主要由车辆销售和产量提升驱动。公司宣派总计22仙股息(15仙特别股息,7仙中期股息),显示出强劲的盈利能力和对股东的回报承诺,这无疑增加了其对寻求收益的投资者的吸引力。
  • 联营公司与合资企业表现差异:联营公司利润YOY增长12.6%至RM6470万,受销量稳定和马币走强支持。然而,合资企业利润YOY下降15.3%,主要由于客户和车型组合变化,以及客户严格的成本削减措施。这表明MBMR的利润驱动因素存在内部差异,联营公司(如Perodua)表现突出,但合资企业面临挑战。
  • 业务板块表现分化:汽车贸易与装配部门利润YOY增长11%至RM1270万,受益于Perodua、Daihatsu强劲销售、大众汽车销量提升以及Jaecoo新品牌的贡献。而汽车零部件制造部门利润YOY下降5.3%,主要由于不利的客户组合和部分汽车制造商产量下降。这突显了各业务板块所面临的市场条件和竞争动态的差异。
  • 宏观经济与行业逆风:马来西亚整体汽车行业总销量(TIV)在2025年上半年YOY收缩4.6%。分析师普遍认为,虽然新车发布和电动汽车(EV)的推出会支撑短期销售,但可负担性、融资收紧以及中国品牌带来的价格竞争将对汽车制造商的利润率构成压力。BNM的OPR下调虽旨在刺激需求,但也反映了对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
  • 竞争优势与增长潜力:MBMR作为Perodua最大的经销商,凭借其在可负担车型市场的强大影响力,以及对Perodua 23%的战略股权,拥有强大的盈利可见性(Perodua 10万辆的订单积压)。新品牌(如Jaecoo)的成功扩张也为其带来了新的增长点。Perodua计划在2026年推出Myvi改款车型和首款EV车型,这些都将为MBMR带来潜在的销量和利润增长机遇。
  • EV市场挑战与机遇:电动汽车市场竞争预计将加剧,政府政策(如年底前决定是否取消EV进口税豁免)将塑造市场格局。虽然EV adoption面临充电基础设施不足的结构性瓶颈,但政府推动EV的决心以及其较低的运行维护成本,仍为MBMR提供了长期发展的机会,特别是如果Perodua的EV车型成功推出。

机会:

  • Perodua强劲市场地位:作为Perodua最大的经销商和主要股东,MBMR受益于Perodua在可负担车型市场的持续主导地位和庞大订单积压。
  • 品牌组合扩张:成功引入Jaecoo等新品牌,拓展了销售渠道和市场份额。
  • 宏观政策支持:BNM下调OPR旨在刺激国内需求,对汽车销售可能形成利好。政府的“感恩配套”现金派发也有望短期提振消费。
  • 电动汽车转型潜力:随着Perodua计划推出首款EV车型及政府对EV的推广,MBMR有望在EV价值链中寻找新的增长点。

风险:

  • 行业总销量(TIV)收缩:上半年TIV下降以及分析师对全年销售增长放缓的预测,可能对MBMR的销量构成压力。
  • 激烈的市场竞争:来自中国品牌的价格竞争以及非国民品牌在高端市场的挑战,可能挤压MBMR的利润空间。
  • 客户/车型组合变化影响:汽车零部件制造和合资企业业绩受客户和车型组合影响,显示出对特定客户和车型的依赖风险。
  • 融资环境收紧:银行融资收紧和消费者负担能力下降可能抑制汽车购买意愿。
  • 燃油补贴合理化影响:柴油补贴合理化已对商用车辆销售产生影响,未来RON95补贴调整可能影响特定消费群体购车决策。

市场前景、整体风险与最终评价

展望未来1-2年,马来西亚汽车市场预计将呈现“两速”格局:可负担车型市场因其客户基础(B40和M40中低收入群体)不易受燃油补贴合理化影响,且可能受益于渐进式工资模式,预计将保持稳健需求。而中高收入群体可能会因家庭开支增加(如电费和燃油成本)而推迟购车或转向更省油的混合动力/电动车型。MBMR凭借其与Perodua的深度绑定,在可负担车型市场具有显著优势,预计将继续受益。

技术创新和市场扩张是MBMR未来增长的重要驱动力。随着Perodua进军电动汽车市场以及MBMR自身品牌组合的持续扩张,公司有机会把握新的增长点。然而,全球供应链的潜在中断、原材料价格波动以及外汇波动等宏观经济因素,仍可能对公司的运营成本和盈利能力造成影响。

风险评估

MBMR面临的风险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估:

  • 财务风险
    • :对联营公司利润贡献的依赖性较高,若联营公司业绩波动,将直接影响MBMR的整体盈利。
    • :营运资本管理风险,存货增加可能带来资金占用压力,若销售不及预期,可能导致存货减值风险。
    • :债务水平相对健康,短期借款RM4413.6万,且没有长期借款,整体负债率不高。
  • 市场风险
    • :马来西亚TIV整体收缩的趋势,以及消费者购买力受宏观经济因素影响,可能导致整体销售量承压。
    • :来自中国品牌的激烈价格竞争以及市场新进入者可能挤压市场份额和利润空间。
    • :客户和车型组合变化对特定业务部门(如汽车零部件制造和合资企业)利润产生负面影响的风险。
  • 运营风险
    • :供应链稳定性,尤其是在全球地缘政治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零部件供应和成本控制可能面临挑战。
    • :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风险,持续维持高标准的客户满意度至关重要。
  • 宏观经济与政策风险
    • :全球及马来西亚GDP增长放缓可能抑制消费者支出。
    • :燃油补贴合理化政策对不同收入群体的购车意愿产生差异化影响。BNM的OPR调整,虽然短期有利,也反映了对经济下行的担忧。
    • :国际贸易政策和关税变化(如美国对马来西亚关税的调整),可能影响进出口成本和供应链。
  • 技术与行业转型风险
    • :电动汽车(EV)市场的快速发展要求公司及时调整产品策略和投资,若转型速度不够快,可能面临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 :充电基础设施发展不足可能限制EV的普及速度,影响相关投资回报。

综合总结

MBMR在2025年第二季度表现出令人鼓舞的财务韧性,收入和利润均实现YOY增长,且QOQ环比改善显著,扭转了年初的疲软态势。公司在汽车贸易与装配部门的稳健表现,以及来自联营公司(尤其是Perodua)的强劲利润贡献,是其业绩的核心支柱。健康的现金流和充裕的现金储备也为公司未来的战略投资和股息派发提供了坚实基础。高达22仙的季度股息宣告,进一步凸显了其对股东的吸引力。

然而,公司并非没有挑战。宏观经济逆风、整体汽车市场总销量(TIV)的收缩、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特别是来自中国品牌)以及部分业务板块(如合资企业和汽车零部件制造)利润受客户/车型组合变化的影响,都是MBMR需要持续关注的风险点。电动汽车(EV)的普及以及相关政策和基础设施的完善,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需要公司审慎布局。

总的来说,MBMR凭借其在马来西亚汽车市场的深厚根基,特别是与Perodua的战略合作,以及积极的品牌组合扩张策略,有望在充满挑战的市场环境中保持其竞争地位。其在可负担车型市场的优势以及对未来增长点的积极探索,构成了公司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面对行业转型和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MBMR展现出了应对能力,但未来的盈利增长将有赖于其能否有效管理运营风险、抓住新市场机遇,并优化各业务板块的协同效应。公司需要继续通过零售网点升级、品牌组合多元化和潜在并购,以巩固其市场地位,并从长期的行业趋势中获益。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