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ME净利飙升八倍:一次性收益与市场逆风下的稳健之路?
Sime Darby Berhad 是一家总部位于马来西亚的投资控股公司,业务多元化,横跨工业、汽车、UMW及其他四个核心板块。其工业部门专注于设备销售、租赁及工程服务,而汽车部门则涵盖车辆组装、销售、租赁以及全面的售后服务。近期整合的UMW部门进一步扩展了公司的版图,包括汽车、设备、制造与工程等领域。此外,“其他”业务板块则涉及保险经纪和一般性投资,彰显了公司在多领域布局的战略深度。
季度业绩概述与核心驱动
Sime 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第四季度(2025财年第四季度)表现强劲,录得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RM7.63亿,相较于2024财年同期的RM8300万,实现了显著的超过100.0%的YOY增长。环比来看,与2025年3月31日止的上一季度RM1.93亿净利润相比,也呈现出超过100.0%的QOQ大幅增长。
这一亮眼表现的主要驱动力包括马来西亚愿景谷(MVV)土地处置收益、UMW部门贡献的显著提升以及借贷成本的下降。特别是MVV土地处置带来了RM4.43亿的一次性收益,极大地提振了本季度利润。然而,若剔除这些一次性项目,本季度的核心净利润为RM3.34亿,相较于上一财年同期则下降了13%,这表明核心业务仍面临一定挑战。
本季度营业额为RM177.58亿,较2024财年同期RM187.93亿下降了5.5%的YOY。尽管如此,得益于收入的改善,尤其是UMW部门和工业部门的利润贡献,公司税前利润达到RM10.46亿,对比去年同期RM3.98亿实现超过100.0%的YOY增长。
深入财务分析:业绩亮点与挑战并存
将视角转向整个2025财年,Sime 的合并业绩展现出复杂的图景。尽管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总净利润因上一财年出售医疗保健业务带来的RM20亿一次性收益而较2024财年的RM33.06亿下降了37.7%的YOY,但持续经营业务的净利润却表现出色,从2024财年的RM12.58亿大幅增长63.3%的YOY至RM20.54亿。若排除一次性项目,2025财年的核心净利润为RM11.70亿,凸显了公司在挑战性市场条件下的持续盈利能力。
收入层面,2025财年总收入达到RM700.61亿,相较于2024财年的RM671.32亿,实现了4.4%的YOY增长。其中,来自客户合同的收入为RM686.74亿,租赁收入为RM1.39亿。从地理分布来看,马来西亚、中国、亚洲其他国家和澳大拉西亚对收入均有贡献,其中澳大拉西亚和中国市场规模较大。
分部门表现方面,各业务板块的趋势值得关注:
-
工业部门
-
汽车部门
-
UMW部门
该部门2025财年税前利润(PBIT)为RM13.26亿,较2024财年的RM14.67亿下降了9.6%的YOY。这主要受到澳大拉西亚业务利润下降的影响,其中汇率相关的零部件价格调整和澳元兑马币贬值(平均汇率下降约7%)是主要因素,尽管东南亚业务的利润有所增长。然而,从季度表现来看,本季度PBIT增长6.5%至RM4.25亿,主要得益于东南亚业务的更高贡献,澳大拉西亚业务则与去年同期持平。管理层预期,澳大利亚采矿业的中长期需求将持续,这将驱动集团设备和售后业务的发展。
汽车部门的PBIT在2025财年下降26.2%的YOY至RM4.31亿,主要受马来西亚和澳大拉西亚核心利润下降的影响,市场竞争激烈且缺乏股息收入。本财年PBIT中包含RM6800万的处置收益,而上一财年则有RM2.29亿的减值和拨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大陆市场的运营面临严峻挑战,PBIT亏损扩大,从2024财年的RM1.23亿亏损增至2025财年的RM1.40亿亏损,主要源于激烈的竞争和高额折扣。管理层正积极采取措施优化中国业务,包括成本优化、寻求品牌方支持和折扣、以及整合销售网点,已关闭15家非宝马网点,并计划逐步淘汰另外6家。
UMW部门在2025财年表现出色,PBIT从2024财年的RM4.80亿增长99.8%的YOY至RM9.59亿。这主要得益于UMW业绩的全面整合(本财年包含完整年度业绩,而上一财年不足七个月)以及汽车业务的更高利润贡献。UMW已成为集团的重要利润来源,本季度PBIT劲增63%至RM2.79亿,主要源于制造和工程业务的改善以及费用降低。
财务状况与现金流方面,Sime 的资产总额从2024年6月30日的RM518.22亿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RM474.17亿,而总负债也相应从RM284.64亿降至RM240.72亿。特别是短期借款从RM57.38亿大幅减少至RM22.31亿,反映出公司在优化资本结构方面的努力。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每股净资产略有下降,从RM2.84降至RM2.82。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RM28.19亿,保持稳健。2025财年持续经营业务的经营现金流大幅改善,达到RM52.93亿,而上一财年仅为RM4.76亿,这主要归因于营运资本的积极变动,尤其是存货的有效管理。
公司在2025财年支付股息总计14仙/股,总额为RM9.54亿,高于2024财年的13仙/股,总额RM8.86亿,显示公司持续回馈股东的承诺。
市场新闻整合:机遇与挑战并存
最新的市场新闻为Sime 的财务表现提供了更广阔的背景和解读。
首先,公司2025财年第四季度业绩的发布引发了市场关注。数据显示,Sime 的净利润飙升,主要得益于MVV土地处置的RM4.43亿一次性收益,以及UMW部门的强劲表现和借贷成本的降低。这一消息导致公司股价在财报发布后上涨17.28%,达到近三个月新高,交易量激增,成为当日Bursa Malaysia最活跃的股票之一,市值达到RM129.50亿。这表明市场对公司处置非核心资产和新收购业务协同效应的积极反应。
然而,新闻也深入揭示了汽车部门,特别是中国市场面临的困境。Sime Darby 的汽车部门在中国市场持续挣扎,因激烈的竞争和利润率受挤压,亏损进一步扩大。虽然中国政府已采取措施遏制汽车价格战(折扣从34%降至31%),但要恢复正常仍需时日。Sime Darby 正在通过成本优化、品牌方支持及整合网点(已关闭15家非宝马网点,计划再淘汰6家)等方式积极应对。在马来西亚,汽车部门的税前利润也因新中国品牌的进入和竞争加剧而大幅下降,行业总销量(TIV)预计在2025年将从2024年的816,747辆下降至780,000-790,000辆,高端市场尤其可能受挤压,但中低端市场仍保持韧性。
UMW部门的整合效益持续显现,其全年业绩的并入是Sime 持续经营业务利润显著增长的关键因素。Sime UMW管理层预计,通过运营效率提升,每年可实现RM5000万的经常性节省,其中RM3000万来自总部精简。此外,UMW计划在2026财年将资本支出从2025财年的RM3.00亿提高到RM3.75亿,以支持业务扩张,其中85%将用于汽车部门,包括Perodua新车型(含首款电动汽车)的推出。
在工业板块,尽管澳大拉西亚业务受到零部件价格调整和澳元疲软的影响,但仍是该部门最大的贡献者,并有望受益于澳大利亚资源行业的持续增长。马来西亚拖拉机业务(Caterpillar设备经销商)则因零部件销售和数据中心项目而实现盈利改善。
从更宏观的层面看,市场对电动汽车(EV)的结构性激励和日益增长的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意识保持乐观。马来西亚电动汽车进口税豁免将于2025年底到期,可能刺激第四季度销量激增。Sime Darby 在宝马、Mini、保时捷、BYD和沃尔沃等品牌拥有广泛的电动汽车产品线,有望抓住这一市场机遇。同时,公司还在通过与SD Guthrie合作开发加里岛的工业物流枢纽,以多元化收入来源,并与SD Property合作,积极参与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然而,公司也面临一些潜在的声誉和财务风险。高庭判决前CEO及四位前高管需共同支付逾RM3.50亿,以弥补卡塔尔石油项目中的不当支出,这提醒投资者需关注历史遗留的治理风险。此外,Sime Darby 在即将到来的FBM KLCI指数评估中,可能被Westports Holdings Berhad取代,这可能影响其机构投资者的吸引力。
市场前景、整体风险与最终评价
展望未来,Sime 的市场前景呈现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其多元化的业务组合和地域分布是抵御单一市场波动的关键。UMW的成功整合和协同效应将持续为集团带来结构性增长。马来西亚政府对电动汽车的推广政策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为Sime 的汽车业务,特别是其电动汽车品牌,提供了显著的增长空间。此外,工业部门在澳大利亚采矿业的长期需求以及马来西亚数据中心项目的驱动下,预计将保持稳健贡献。
然而,公司也面临诸多风险,需要持续关注和有效管理:
-
财务风险
- 汇率波动:澳元兑马币的持续疲软将直接影响澳大拉西亚工业业务的盈利能力。
- 竞争加剧:汽车市场,特别是中国大陆的激烈价格战以及马来西亚新品牌的涌入,可能持续压缩利润空间。
- 一次性收益依赖:尽管近期有土地处置等一次性收益提振利润,但核心盈利能力仍需强化,以确保可持续增长。
- 诉讼风险:历史遗留的法律案件,如卡塔尔石油项目等,虽已判决前高管赔偿,但实际执行及后续影响仍需关注,可能对公司声誉和现金流造成一定压力。
-
市场风险
- 全球经济放缓: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可能抑制消费者和企业支出,影响所有业务板块。
- 汽车市场总量下滑:马来西亚汽车总销量预计下降,加上燃油补贴合理化等政策可能影响消费者购买力。
- FBM KLCI指数调整:若被剔除出FBM KLCI指数,可能影响机构投资者的持仓,导致股价波动。
-
运营风险
- 整合执行:尽管UMW整合已取得进展,但任何大型收购的协同效应实现仍存在执行风险。
- 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持续的成本优化和运营效率提升至关重要。
-
宏观与政策风险
- 贸易政策: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和潜在的美国关税政策可能对全球供应链和Sime 的国际业务造成影响。
- 税收政策变化:销售和服务税(SST)的扩大,以及未来CKD汽车消费税和EV进口税豁免的调整,都可能影响公司运营成本和市场需求。
总体而言,Sime Darby Berhad 在充满挑战的全球和区域市场中展现出一定的韧性和适应能力。管理层通过积极的资产剥离、成本优化和战略收购(如UMW)来重塑其业务组合,专注于高增长和高价值领域。公司在多元化业务和地域布局上具备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在电动汽车和澳大利亚资源行业方面拥有潜在增长机遇。然而,汽车部门在中国市场的持续亏损以及马来西亚市场竞争加剧的挑战不容忽视。虽然一次性收益提振了短期业绩,但长期来看,Sime 需要依靠核心业务的持续改善和新增长点的有效培育来驱动价值。鉴于其稳健的现金流和持续派息能力,Sime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仍具备一定的防御性和吸引力。未来1-2年,若中国汽车市场能够逐步企稳,且UMW的协同效应持续释放,Sime 有望在宏观经济逆风中保持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