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USFOR:合并告吹、业绩承压,多元化集团在挑战中如何寻求破局?
KNUSFOR有限公司(以下简称“KNUSFOR”或“公司”)是一家马来西亚注册的多元化企业,其业务范围广泛,涵盖建筑材料贸易、建筑相关工程、房地产开发以及投资控股。公司运营分为多个核心业务板块,包括贸易、房地产开发、建筑、投资物业及服务。具体而言,贸易业务涉及轻重型机械销售和建筑材料贸易;房地产开发专注于住宅和商业地产项目的开发;投资物业板块主要负责投资性物业的租赁;建筑业务则包括土木工程承包和景观建设;服务板块提供机械设备租赁、运输服务和景观维护。公司销售和租赁多种机械设备,例如柴油发动机驱动焊机、塔式照明灯、带撬空气压缩机以及拖车式焊接设备等,展现了其在基础设施和建筑支持领域的综合能力。
季度业绩概述
进入2025年第二季度,KNUSFOR的财务表现面临显著挑战。截至2025年6月30日(1Q2026),公司录得营收RM1149.50万,较去年同期(1Q2025)的RM1229.40万下降6.5% (YOY)。更引人注目的是,公司的盈利能力出现大幅下滑,本季度税前亏损达RM272.60万,而去年同期则为RM54.00万的亏损,亏损扩大了404.8% (YOY)。若与上一季度(4Q2025)的RM2854.40万营收和RM450.30万税前利润相比,本季度营收更是大幅下降59.7% (QOQ),税前利润由盈转亏,下降160.5% (QOQ)。
这种显著的业绩滑坡主要归因于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从年比年的角度看,营收减少主要系贸易板块贡献下降,同时,本季度缺乏去年同期因处置厂房和设备而产生的RM171.40万一次性收益。若从季比季的角度审视,收入和利润的急剧下降则主要源于建筑板块贡献的显著减少,以及上一季度因项目账目最终确定和项目利润率重新校准而确认的额外利润在本季度缺失。
深入财务分析
营收与毛利表现
1Q2026的总营收为RM1149.50万,较1Q2025的RM1229.40万下降6.5% (YOY)。此下降主要受到贸易和投资物业板块表现不佳的拖累。具体来看:
- 贸易板块:本季度营收为RM598.60万,较1Q2025的RM766.90万下降21.9% (YOY),主要由于建筑材料需求疲软。尽管营收下降,该板块税前亏损却由1Q2025的RM54.60万减少至本季度的RM37.90万,亏损减少30.6% (YOY),这得益于更高的利润率和较低的运营开支。
- 建筑板块:表现出逆势增长,营收由1Q2025的RM463.40万增至本季度的RM610.00万,增长31.6% (YOY),这主要归因于在建项目完工百分比的提高。然而,该板块由1Q2025的税前利润RM11.90万转为本季度税前亏损RM94.50万,大幅下滑894.1% (YOY),主要原因在于去年同期RM51.10万一次性处置厂房和设备收益的缺失。
- 投资物业板块:营收由1Q2025的RM70.60万大幅下降56.1% (YOY)至本季度的RM31.00万,主要是由于一项投资性物业的租赁合同终止。随之而来的是,该板块由去年同期的税前利润RM28.30万转为本季度税前亏损RM14.50万,下降151.2% (YOY)。
- 其他服务板块:营收由1Q2025的RM21.80万下降30.3% (YOY)至本季度的RM15.20万,主要由于景观维护工作的收入减少。该板块同样由去年同期的税前利润RM97.10万转为本季度税前亏损RM23.80万,下降124.5% (YOY),主要原因在于去年同期RM120.10万一次性处置厂房和设备收益的缺失。
- 房地产开发板块:本季度与去年同期均未录得营收,税前亏损由1Q2025的RM10.40万减少至RM7.70万,亏损减少26.0% (YOY)。
毛利方面,1Q2026为RM12.80万,相较于1Q2025的RM91.30万大幅下降86.0% (YOY),也较4Q2025的RM819.80万骤降98.4% (QOQ),显示出公司核心业务盈利能力的显著承压。
盈利能力分析
本季度经营活动录得亏损RM218.90万,而1Q2025则为RM46.90万的经营利润,变化幅度高达566.7% (YOY),这再次印证了非经常性收益缺失对盈利的巨大影响。税前净亏损从1Q2025的RM54.00万增至RM272.60万,增长404.8% (YOY)。扣除税项后,本季度净亏损为RM286.30万,较1Q2025的RM82.50万亏损扩大247.0% (YOY)。基本每股亏损也相应地从RM0.0083增至RM0.0287 (YOY)。
与上一季度(4Q2025)相比,盈利能力下降更为剧烈。4Q2025录得税前利润RM450.30万,而本季度转为税前亏损RM272.60万,下降160.5% (QOQ)。净利润也从4Q2025的RM376.60万转为本季度净亏损RM286.30万,下降176.0% (QOQ)。这主要是因为上一季度因项目账户结算和利润率重估而确认了额外利润,而本季度缺乏此类有利因素。
资产负债表概览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RM3.96亿,较2025年3月31日的RM4.06亿减少2.6% (QOQ)。主要变动包括:
- 非流动资产:由RM2.23亿略微减少至RM2.23亿。其中,物业、厂房和设备从RM959.70万减少至RM916.40万;投资物业从RM1.19亿减少至RM1.19亿,变化不大。
- 流动资产:从RM1.83亿减少至RM1.73亿,下降5.5% (QOQ)。其中,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RM1.14亿减少至RM1.05亿,下降8.48% (QOQ);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RM601.00万减少至RM482.30万,下降19.75% (QOQ)。
- 总负债:由RM1.67亿减少至RM1.60亿,下降4.4% (QOQ)。其中,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RM1.22亿减少至RM1.17亿,下降3.68% (QOQ);借款总额从RM4503.90万减少至RM4171.20万,下降7.4% (QOQ)。
- 总权益:从RM2.39亿减少至RM2.36亿,下降1.2% (QOQ),主要受到本季度净亏损RM286.30万的影响,导致留存收益从RM1.17亿减少至RM1.14亿。
每股净资产值从RM2.3991下降至RM2.3703 (QOQ),反映出公司净资产值的轻微缩水。
现金流状况
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三个月内,KNUSFOR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RM215.90万,较去年同期的RM532.70万大幅下降59.5% (YOY)。投资活动使用的现金净额从1Q2025的流入RM170.80万转为本季度的流出RM1.00万,主要由于去年同期处置厂房和设备的收益。融资活动使用的现金净额从1Q2025的RM316.30万减少至本季度的RM166.10万,下降47.5% (YOY),这主要得益于借款净额和融资租赁负债偿还的减少。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RM482.30万,较1Q2025的RM557.20万下降13.4% (YOY)。尽管经营活动仍能产生正向现金流,但其大幅下降以及投资活动由正转负,表明公司整体现金生成能力面临挑战。
负债结构
截至2025年6月30日,KNUSFOR的总借款为RM4171.20万,较2025年3月31日的RM4503.90万减少7.4% (QOQ)。其中,有抵押借款主要包括先租后买负债、租赁负债、循环信贷和银行承兑汇票,而无抵押借款则全部为循环信贷。借款的主要用途是满足营运资金需求。虽然借款总额有所下降,但绝大部分借款(RM4121.40万)为流动负债,仅有RM49.80万为非流动负债,这表明公司面临一定的短期偿债压力。
业务风险与挑战
KNUSFOR所处的经营环境充满挑战,正如董事会所预期的那样,未来将持续面临多重不利因素。宏观经济层面,全球贸易的动态变化,特别是美国实施的互惠关税所引发的贸易紧张局势,持续扰乱全球供应链,并加剧市场波动性。这些关税的长期影响仍不明朗,但无疑将对KNUSFOR的多元化业务,尤其是贸易和建筑板块,构成外部压力。
在国内,持续的通胀压力、不断上涨的材料和劳动力成本、销售和服务税(SST)的扩大范围,以及潜在的碳税引入和政府补贴的合理化,都将进一步挤压公司的运营利润。这些因素对建筑和房地产开发板块的影响尤为显著,可能导致项目成本超支和利润空间缩减。
此外,建筑业务还面临订单储备耗尽的风险。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建筑订单储备为RM1.42亿,这一数字在当前充满挑战的运营环境下,可能不足以支撑未来强劲的增长。
法律方面,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Radiant Seas Sdn Bhd (RSSB) 涉及一宗由Tenaga Nasional Berhad提起的重大诉讼,索赔金额高达RM7656.48万。尽管董事会认为有充分理由抗辩,且已将部分工作分包给持有执照的转包商,但诉讼结果的不确定性,仍可能对公司的财务和运营产生不利影响,特别是在赔偿责任被判成立的情况下。
市场新闻整合与战略影响
KNUSFOR与Ekovest合并案告吹
近期市场最关注的事件莫过于KNUSFOR与Ekovest Bhd(KL:EKOVEST)之间拟议的RM4.5亿合并案最终告吹。根据2025年7月29日发布的多则新闻,双方在经过多次延期后,未能就交易价值和关键条款达成一致,导致合并协议于2025年7月27日失效。这一消息对两家公司的股价均造成了显著影响,KNUSFOR股价在当日盘中一度下跌18.5%,最终收盘下跌17.7%至RM0.51,公司市值缩水至RM5082.00万,并且交易量达到其90天平均水平的33倍以上,显示出市场对合并失败的强烈反应。
此次合并最初于2023年10月提出,旨在通过KNUSFOR收购Ekovest Construction Sdn Bhd(ECSB)的方式,整合两家公司主要股东Tan Sri Dato’ Lim Kang Hoo旗下与建筑相关的资产,以消除关联方交易并实现运营协同效应。合并失败意味着KNUSFOR将错失通过资产整合扩大建筑业务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以及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的机会。虽然双方表示未来不排除重启合并谈判的可能性,但短期内,KNUSFOR将不得不独立应对当前市场挑战。
宏观市场环境
马来西亚整体股市,如FBM KLCI指数,在2025年7月29日中午小幅上涨,但全球市场因美国关税焦虑而承压。投资者普遍保持谨慎态度,等待美国与中国的关税谈判进展以及主要科技公司和国内企业的季度财报。这种外部不确定性和市场谨慎情绪与KNUSFOR面临的挑战相互印证,进一步凸显了公司在当前宏观经济背景下经营的复杂性。
未来展望与机遇
面对诸多逆风,KNUSFOR的管理层已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公司正实施高度选择性的投标策略,专注于那些能够提供可持续利润率的项目,以缓冲成本上涨的冲击并确保运营韧性。此举意在避免盲目扩张,而是通过精选项目来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盈利质量。公司仍将坚定不移地致力于其核心业务板块——建筑材料贸易、土木工程建设和建筑工程,并积极探索可行的机会以补充其订单储备,维持业务的连续性。尽管建筑订单储备量在2025年6月30日为RM1.42亿,这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未来营收的可见性,但积极拓宽订单渠道仍是当前的关键任务。
尽管与Ekovest的合并计划未能如期进行,但双方并未完全排除未来重启讨论的可能性,这为KNUSFOR的长期战略发展保留了一丝潜在的战略性机遇。如果未来能够重新达成协议,仍有可能实现资产整合、消除关联方交易和实现运营协同效应的初期目标。此外,KNUSFOR的多元化业务模式,虽然在特定时期可能因市场波动而受挫,但也为其在不同经济周期中提供了潜在的风险分散和增长机遇。例如,随着经济的逐步复苏或特定基础设施项目的推动,其建筑和贸易板块仍有望受益。
然而,鉴于当前订单储备的耗尽趋势和上述宏观经济逆风,董事会预计建筑和贸易板块在截至2026年3月31日的财年表现可能受到不利影响。因此,未来1-2年内,KNUSFOR的关键在于能否有效执行其选择性投标策略,成功补充订单储备,并严格控制成本,以在充满挑战的环境中寻求盈利能力的恢复和可持续发展。
综合风险评估
KNUSFOR在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面临多方面的风险,需要管理层持续关注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缓解。
-
财务风险
- 持续亏损:公司已连续多个季度录得亏损,且本季度亏损幅度显著扩大。如果无法在短期内扭转亏损局面,将进一步侵蚀留存收益和股东权益。
- 现金流压力:尽管经营活动仍产生正现金流,但其YOY大幅下降,且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缩水。若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恶化,可能影响公司的日常运营和偿债能力。
- 高流动负债:总借款中大部分为流动负债,显示公司面临较高的短期偿债压力。
- 诉讼赔偿风险:涉及RM7656.48万的重大诉讼,尽管公司有抗辩理由,但一旦败诉,可能面临巨额赔偿,对财务状况造成严重打击。
风险等级:高
缓解建议:加强成本控制,优化营运资金管理,积极协商诉讼和解,或制定应对不利判决的应急预案。 -
运营风险
- 关键业务板块需求下降:贸易板块建筑材料需求疲软,投资物业租赁合同终止,服务板块收入下降,均表明核心业务面临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
- 项目执行与成本控制:建筑项目面临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涨的压力,需要精细化管理以确保项目利润率和避免超支。
- 订单储备耗尽:建筑订单储备不足可能导致未来收入的下降,需要持续积极地获取新项目。
风险等级:中高
缓解建议:深入分析市场需求变化,调整产品/服务策略,强化供应链管理,实施更严格的项目成本控制,并积极开拓新市场或客户。 -
市场风险
- 宏观经济下行:全球贸易紧张局势和国内通胀压力对整体经济环境构成挑战,可能进一步抑制建筑和房地产行业的投资和消费需求。
- 行业竞争加剧:建筑和贸易行业竞争激烈,可能导致利润空间受挤压。
- 政策变动:SST扩大、碳税引入和补贴合理化等政策变化可能增加运营成本。
风险等级:高
缓解建议: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走势和政策变化,适时调整业务策略,通过差异化服务或产品提升竞争力。 -
战略风险
- 战略合作不确定性:与Ekovest的合并告吹,意味着短期内公司错失了通过战略整合实现规模效应和协同增效的机会。
风险等级:中
缓解建议:重新评估公司独立发展战略,寻找新的合作伙伴或内部增长引擎,同时保持未来重启合并谈判的灵活性。
综合总结与评价
KNUSFOR目前正处于一个充满挑战的运营阶段。公司多元化的业务结构虽然在理论上能够分散风险,但在当前全球和国内经济逆风的影响下,多个核心板块均表现出营收下滑和盈利能力承压的局面。第一季度财报揭示了营收的年比年下降和季比季的显著滑坡,同时伴随着亏损的急剧扩大,这主要受到贸易板块需求疲软、投资物业租赁终止以及去年同期一次性收益缺失的影响。
资产负债表显示总资产和权益略有缩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减少,且大部分借款为流动负债,暗示公司面临一定的短期流动性管理压力。经营现金流的显著下降也进一步凸显了盈利能力不足对现金生成的影响。
宏观经济层面的不确定性,如全球贸易紧张、国内通胀和成本上涨,以及政府政策调整,都构成了外部的严峻挑战。更重要的是,与Ekovest价值RM4.5亿的合并案最终告吹,不仅引发了市场对公司未来战略方向的担忧,也使其错失了通过规模整合和协同效应提升竞争力的重要契机。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KNUSFOR管理层已认识到当前形势的严峻性,并采取了高度选择性的投标策略,以期在建筑板块寻求可持续的利润增长,并积极探索补充订单储备的机会。公司对核心业务的坚守,以及对未来重启合并谈判的可能性持开放态度,为其长远发展保留了一定的灵活性。然而,在订单储备耗尽趋势和持续的宏观逆风背景下,KNUSFOR在未来1-2年内的财务表现预计仍将承压。公司能否成功应对当前的财务、运营、市场和战略风险,并有效执行其精简和选择性增长策略,将是决定其能否在复杂环境中实现破局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