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GATE:数据计算业务驱动下的业绩高歌与合规挑战并存
NATGATE HOLDINGS BERHAD(以下简称“NATGATE”或“公司”)是一家马来西亚的
季度业绩概述
NATGATE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2QFY2025)展现出显著的业绩增长,营收和利润均实现大幅提升,主要驱动力来自数据计算细分市场的强劲需求。本季度公司实现营收RM26.0474亿,较去年同期(2QFY2024)的RM6.7971亿增长283.2%(YOY)。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达到RM5215.3万,与去年同期的RM2853.8万相比,增长了82.7%(YOY)。然而,尽管年度表现亮眼,本季度营收较上一季度(1QFY2025)的RM28.3823亿出现8.2%(QOQ)的下降,毛利润也随之减少27.0%(QOQ)。税前利润(PBT)受已实现外汇收益的积极影响,本季度实现RM8329.2万,较上一季度的RM7446.5万增长11.9%(QOQ)。
深入财务分析
收入与盈利能力
- 营收增长:2QFY2025营收达到RM26.0474亿,实现283.2%的YOY增长。上半年(1HFY2025)累计营收更是高达RM54.4296亿,较去年同期的RM8.8672亿飙升513.8%(YOY)。这一增长主要由数据计算细分市场的蓬勃需求带动,该板块在2QFY2025的营收YOY增长了349.5%,上半年YOY增长达766.3%,印证了公司在AI和数据中心相关产品领域的强大市场牵引力。
- 利润表现: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在2QFY2025为RM5215.3万,YOY增长82.7%。上半年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累计净利润为RM1.0603亿,YOY增长114.0%。然而,值得关注的是,本季度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7.36%降至2.83%。公司在财报中指出,数据计算分部关键组件成本显著,导致毛利率收窄。新闻数据亦显示,2QFY2025净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4.2%降至2.0%,上半年净利润率从5.6%降至1.9%。
- 外汇贡献:本季度税前利润(PBT)的季比季(QOQ)增长,主要得益于RM2795万的已实现外汇收益,这部分收益有效地缓冲了收入和毛利润季比季下降带来的压力。
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
- 资产结构变化: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RM29.7197亿,较2024年12月31日的RM37.3722亿有所下降。其中,现金及银行结余从期初的RM19.2767亿大幅减少至RM5.0970亿。同时,贸易应收账款从RM4.9408亿激增至RM11.9893亿,库存则从RM8.9995亿略降至RM8.0174亿。应收账款的显著增长反映了业务规模的扩张,但也提示需关注其周转效率和潜在坏账风险。
- 负债与杠杆:总负债从2024年末的RM27.6537亿下降至RM19.0009亿。借款总额从RM9.9864亿降至RM7.1831亿,使得杠杆率(Gearing ratio)从2024年末的1.03倍改善至0.67倍,显示公司财务风险有所缓解,债务结构得到优化。
- 现金流挑战: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负RM10.8357亿,而去年同期为正RM5262万。这主要归因于贸易应收账款的大幅增加和贸易应付款项的减少,表明公司在快速扩张期面临较大的营运资金压力。投资活动净现金流出为RM6032.6万,主要用于购置物业、厂房和设备。融资活动净现金流出为RM2.7406亿,主要包括偿还银行承兑汇票及支付股息。整体而言,报告期内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RM14.1795亿。
税收与股息
- 税率情况:本季度及上半年的实际税率均高于法定税率,这主要是由于部分费用不可抵扣所致。然而,某子公司获得的5年期
先锋地位 税收优惠(70%法定收入免税)在一定程度上对税负起到了积极作用。 - 股息派发:公司宣布派发第二次中期股息每股0.25仙,使得本财年迄今为止的总派息达到每股0.5仙,与上一财年持平。
市场新闻整合
NATGATE的近期市场表现与多项新闻事件紧密关联。强劲的第二季度业绩报告,确认了数据计算业务作为主要增长引擎的地位,尤其是在AI服务器组装方面的能力。新闻进一步披露,公司在业绩公布前股价上涨近15%,市值达到RM31.9亿,但年初至今股价已下跌45%,反映了市场在高度增长预期与潜在风险之间的权衡。公司对EMS行业,特别是数据中心领域,保持乐观态度,预计将受益于制造业转移、技术进步和数字化转型。
然而,一系列负面消息也给NATGATE蒙上阴影。7月中旬,公司全资子公司NationGate Solution(M)Sdn Bhd因涉嫌废金属走私被马来西亚反贪委员会(MACC)突击检查,引发市场震动。尽管公司迅速澄清该子公司并非主要实体,且运营“暂时”未受重大影响,但这一事件导致股价在当天暴跌16%,并促使雇员公积金局(EPF)在8月初将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这无疑打击了投资者信心,并引发了对公司合规性和声誉风险的关注。
此外,美国可能对流向马来西亚和泰国的AI芯片实施出口限制的报道,也让NATGATE等马来西亚科技公司面临新的不确定性。作为AI服务器的重要组装商,NATGATE被市场分析师认为是可能受此政策影响的公司之一,导致其股价在7月初再次下跌。尽管具体政策仍在酝酿中,其长期影响仍需观察,但已对马来西亚在“芯片战”中的中立立场构成挑战。
在行业竞争方面,新闻中提及同业Aurelius Technologies Bhd (ATech) 实现了更高的净利润率(FY2024为10.2%),与NATGATE本季度2.0%的净利润率形成对比,这可能暗示NATGATE在成本结构和盈利能力方面存在提升空间。此外,股东在年度股东大会上否决了向高管授予长期激励计划(LTIP)的提案,这可能反映了部分股东对公司治理或高管薪酬透明度的担忧。
市场前景、整体风险与最终评价
市场前景
全球EMS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预计从2024年的6097.9亿美元增长到2032年的1.033万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6.9%。亚太地区作为主导市场,为NATGATE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马来西亚政府对电子电气(E&E)产业的高度重视,以及2025年预算中针对半导体供应链的RM10亿专项资金投入,将为NATGATE等本土EMS企业创造有利的政策环境和增长机遇。尤其是在AI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浪潮中,NATGATE作为GPU服务器和机架服务器的生产商,具有直接受益的优势。制造业从中国外迁的趋势、持续的技术进步以及数字化转型,都将成为NATGATE未来1-2年内的关键增长驱动力。公司已注意到来自数据中心提供商的咨询增加,这表明其产品和服务与市场需求高度契合。
整体风险评估
-
财务风险(中高):
- 营运资金压力:应收账款的快速增长导致经营现金流为负,表明营运资金管理面临挑战。若无法有效回收账款或获得充足的短期融资,可能影响流动性。
- 利润率受压:数据计算分部高昂的关键组件成本持续压缩毛利率,若成本控制或定价策略未能有效调整,盈利能力可能进一步承压。
- 外汇波动风险:公司业务涉及美元计价,尽管本季度有外汇收益,但汇率的剧烈波动仍可能对财务表现造成不确定性。
-
市场风险(高):
- 地缘政治与贸易政策:美国针对AI芯片的出口限制(即使仍处于草案阶段)及中美“芯片战”的持续升级,可能对NATGATE的供应链稳定性和市场准入造成重大影响,尤其考虑到其与NVIDIA等国际巨头的合作关系。
- 客户集中度风险:数据计算业务的强劲增长可能导致收入对少数大型客户的依赖性增加,一旦主要客户需求波动或合作关系发生变化,将对业绩产生显著影响。
- 行业竞争:EMS行业竞争激烈,与拥有更高利润率的同行相比,NATGATE需在技术创新、成本效率和增值服务方面保持竞争力。
-
运营风险(中):
- 供应链中断: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和复杂性,加之地缘政治因素,可能导致关键电子元器件的供应短缺或价格上涨。
- 技术迭代:电子制造行业技术更新迅速,公司需要持续投入研发以保持技术领先和产品竞争力。
-
合规与声誉风险(高):
- MACC调查:子公司涉嫌废金属走私的调查,尽管公司声明影响有限,但该事件已严重损害公司声誉和投资者信心。任何后续发展,如罚款或高管牵涉,都可能对公司造成实质性打击。
- 公司治理:股东对高管LTIP提案的否决,暗示公司在治理透明度和利益相关者沟通方面可能存在改进空间,未来需加强内控和治理实践。
综合总结
NATGATE在2QFY2025表现出令人瞩目的增长势头,尤其是在数据计算领域,这凸显了其在AI和数据中心相关硬件制造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及其受益于全球数字化转型的潜力。公司凭借在GPU服务器和机架服务器领域的专业能力,有望在未来市场中继续占据一席之地。马来西亚政府对E&E产业的支持以及全球EMS市场的扩张,为NATGATE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然而,这种高速增长并非没有代价。利润率的持续压力、营运资金的紧张状况,以及近期马来西亚反贪委员会(MACC)对其子公司进行的调查,特别是潜在的美国AI芯片出口限制,都给NATGATE带来了复杂的挑战。MACC事件对公司声誉造成了即时冲击,而国际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则可能影响其长期战略布局。EPF的减持行为,无疑是市场对这些风险担忧的具体体现。
展望未来,NATGATE能否维持其增长势头,将取决于其有效管理内部运营效率、优化成本结构、强化营运资金管理,并积极应对外部地缘政治及合规风险的能力。透明地处理MACC调查、重建投资者信任,以及灵活调整以适应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将是公司未来发展的关键。综合而言,NATGATE具备强大的市场机遇和增长潜力,但同时也面临多重且复杂的风险因素,需要管理层采取审慎而果断的策略,以确保其业务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